王小平古筝慕课二十五(基本技法之打指法之三)
百年巨匠年轻时——刘海粟
敦煌画派(四)花开敦煌!常沙娜与敦煌壁画图案
王小平古筝慕课十一(基本技法之托指法之一)
梅墨生花卉技法入门-梅花(1)
少儿美术培训遍地开花,大多却与艺术无关
《山外小楼夜听雨》二胡:弦妖,古筝:荧惑复至
百年巨匠年轻时——舒同
BBC纪录片《文艺复兴》第1集 中文字幕
梅墨生花卉技法入门-梅花(4)
BBC纪录片《文艺复兴》第3集 中文字幕
王小平古筝慕课四(基本技法的弹奏及练习方法)
敦煌画派(三)敦煌微笑!塑造佛像的秘密
创意美术课件:《迎春花》
敦煌画派(二)美术诗经!“敦煌的守护神”常书鸿
练字班的字和写作业的字差别很大
今天提起夏承焘这个名字,很多人已觉得陌生。其实中学语文课上人人都用过的工具书、豆瓣评分高达9.4分的《宋词鉴赏辞典》,便是由夏承焘先生领衔编写的。若论及如今大众眼中的“情书圣手”、被称为最好的莎士比亚译者的朱生豪,以及被誉为台湾“国宝级”女作家的琦君,还有语言文字学家任铭善、蒋礼鸿,园林建筑学家陈从周,戏曲小说专家徐朔方,词学大家吴熊和等,他们都是夏承焘先生的亲炙弟子,有的传承词学一脉、卓然成家,有的则另辟学术新境。
词学家、诗词作家、教育家夏承焘先生,生于一九零零年,卒于一九八六年。在他八十余载的人生长河里,经历了中国二十世纪前八十年的所有巨变,同时代知识精英的意气风发和至暗时刻,他也都曾亲历。但纵览其一生,“于忍无可忍之处,常存若无其事之心”, 始终专心治学、潜心创作,终于开创词学研究新风,成为海内外公认的“一代词宗”。
夏承焘先生一生治学甚笃,著作丰厚。2020年适逢夏承焘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年,由沈迦先生在整理、编撰《夏承焘致谢玉岑手札笺释》一书,结合夏先生青年时代的日记与友朋书信,激活了他的 朋友圈,由此得以窥见谢玉岑、梅冷生、陈纯白、龙榆生、胡兰成、朱生豪、琦君等一众民国时的青年人,置身时代沉浮中的迷茫、抉择、挣扎与努力。 看“一代词宗”如何在大时代的惊涛拍岸处找到身心安顿之处,将个人志趣与时代需求结合并有所建树,或许能给今天的“后浪”们一点启示。

他们身后保俶塔的右侧就是现在我们纯真年代书吧的 所在地址
夏承焘先生与杭州情缘亦深厚。1930年夏承焘赴杭州之江大学国文系任教,从此进入学术的主流舞台,至七十年代退休。他曾说一面是秦望山,一面是西湖、钱塘江的之江大学是最好的读书环境:人情款切,学风淳厚,风景优美。夏承焘四十余年坐镇杭州,立足东南,与全国学界声气相通,开创词学研究新局面。
人生无论顺逆,诗词总能抒发情怀,慰藉心灵。民国时代,风云激荡,大师辈出,群星灿烂。本周六,《夏承焘致谢玉岑手札笺释》一书编撰作者沈迦先生做客纯真年代书吧,分享一代词学宗师夏承焘先生与他的朋友圈故事。
1.9k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