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仕女图中的团扇:彰显女性的病态美,以寄托男性怀才不遇之感

来源: 互联网收集【声明】 编辑:小木 发布时间:2022-04-29 939 阅读
  • 举报

      团扇是一种圆形有柄的扇子,古代因个人喜好和经济地位的差异,样式有所不同。“一轮明月”的扇子被称之为“纨扇”或“团扇”,有的地方也称为“合欢扇”,此外还有因材料不同,制作工艺等不同而产生的多种样式。

      作为中国汉族传统工艺品及艺术品,团扇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西汉。到了明代,扇风取凉已不是团扇的主要功能,而是作为一种装饰饰品存在于士大夫阶层中,男女皆有,随着时代发展,女性变为使用团扇的主体。团扇仕女画的出现表现了男性创作者对当时女性形象审美的新角度,同时也成为自己在人生际遇中的情感载体。

      

    明代仕女图中的团扇:彰显女性的病态美,以寄托男性怀才不遇之感

    团扇在仕女图中的作用


      1、衬托女性的阴柔之美

      从明代仕女画的意境上来看,画家开始追求女性的阴柔之美,这种倾向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情况的变化越来越严重,逐渐演变成一种病态审美观。

      就以唐伯虎的《秋风纨扇图》为例。这幅作品中的女性主人公,头挽着高髻,头身比例十分悬殊,其中头部较大,身子有意刻画得十分娇小,使整个人物显得有气无力,她的手指也十分纤细,手中的扇子仿佛要将她的手指压断一般,所以她不得不将扇子倚靠在肩膀上。巨大的扇子和她的娇小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带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

      

    明代仕女图中的团扇:彰显女性的病态美,以寄托男性怀才不遇之感

    《秋风纨扇图》


      2、作用:反映明代社会现实

      硕大的团扇和娇小的女子所形成的鲜明对比,揭示了封建思想对民众的压迫。明代女性受男性压迫的程度十分深,女性几乎完全沦为了为男性的附庸。在社会上男性是主体,女性必须遵守“三从四德”,她们的言行举止都要以自己的丈夫为中心,要自己的丈夫服务,没有任何地位和主动权,最大的幸运就是嫁给了一个好人家,“女子嫁人如投胎”可能就是从此而来。

      但男性也并不是独立自主的,虽然男性比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要高得多,但是男性依附封建制度就和女性依附于男性一样。特别是那些处于封建社会的底层文人。未进入仕途前,他们是科举的附庸,终生的理想是通过科举进入;而一旦进入了仕途,他们就成了皇权和封建制度的附庸,必须绝对无条件服从君权即封建专制的统治。

      

    明代仕女图中的团扇:彰显女性的病态美,以寄托男性怀才不遇之感

    古代文人


      所以这些在儒家文化的洗礼下的文人缺少了相应的反抗意识,身上普遍带有一种“女性”的服从气质,其审美也受到这种服从气质的影响,也就带上了一点女性化的女性的味道。但是,为了表现男性的刚强,坚毅和优越性,满足他们那点可怜的自尊心,他们在文学作品和艺术创作上,将柔弱的病态之美强加在女性身上。他们在面对封建思想时的无奈和痛苦,只好通过欺负女性这样的弱者来缓解和抒发,这样扭曲变态的心理,极大地体现了封建思想对民众的迫害。

      团扇意象

      1、中国“尚圆”传统

      团扇形状多为圆形。这是因为中国文化尚圆,对圆有着独特的爱好。中国人民认为“圆”有着和美,团圆等美好寓意,所以在中国大到世界观,宇宙观,以及人生价值观,小到生活琐事,点点滴滴,都可以看到“圆”的足迹,彰显了着中国人对圆这种形状的独特爱好。

      

    明代仕女图中的团扇:彰显女性的病态美,以寄托男性怀才不遇之感

    2、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团扇在古代又被称为“合欢扇”,象征着美好的爱情,是古代男女之间表情达意的佳物。如鹊桥一般,在相爱之人之间,架起了一道可以跨越的道路,是两人能够互通心意,结成良缘。

      对于古代女性,中国传统社会里一直存在“男主外,女主内”的固化观念。在此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大部分女性仍然被束缚在一门一户之间,导致妇女对遇到一个良人的愿望十分强烈,在此思想下,他们就更加渴望美好的爱情。

      对于男性来说,古代绘画此类作品,大多是一些有才气的书生,这类书生受到文学的侵染,也会对爱情十分渴望。

      

    明代仕女图中的团扇:彰显女性的病态美,以寄托男性怀才不遇之感

    3、抛弃、丢弃之意


      (1)女子色衰失宠

      以汉代班婕妤的“秋风纨扇”意象最为出名。汉武帝初年,班婕妤被选入宫中后不久,就独受荣宠,引起了其他嫔妃的嫉妒,其中最甚者为赵飞燕,因此遭到众人的排挤,最后死于长城外的延陵,她的经历就如她所做的《团扇歌》中描绘的一样:秋风渐起后,团扇立即被弃置不用失宠的女子的命运就如同在秋风来后被主人遗弃的团扇,只余下一身无用的皮囊独自在一旁忧伤。她也因年老色衰而失去了武帝的庇佑。后来团扇就用来比喻女子的色衰失宠,成为弃妇的象征。

      (2)男子怀才不遇

      男子怀才不遇,在古代可谓十分普遍,大多才子也爱利用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到了明代,团扇仕女图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意象,而唐伯虎的《秋风纨扇图》就是描绘这种关系的典型。在这意象关系中画中唐伯虎描绘了一个女子在秋风里,手上拿着团扇,柔弱娇瘦的身躯在庭院徘徊,凝神远望的双眼充满无奈、落寞与感伤,鲜明地突出了“秋风见弃”的主题。

      

    明代仕女图中的团扇:彰显女性的病态美,以寄托男性怀才不遇之感

    事实上,唐伯虎的真正目的是借这一传统绘画主题来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他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风光霁月,却因为科举案而入狱,被终身剥夺应考科举的资格。这对他无疑是一个重创,位于旁边的题诗,既抨击了当时的社会黑暗、世态炎凉和人生艰辛的感时伤怀,也抒发了自己如团扇般在秋风起后就立即被搁弃的遭遇,伤人肺腑。只是团扇被搁下,也许等到来年夏季还有再用的一天。也委婉表达了自己希望可以重新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教育功能的传统

      教育功能是古代中国绘画的重要功能之一。所以中国古代绘画的人都重视画中要表现出劝诫人的精神内涵和德行要求。而明代尤其重视这种教育功能。

      

    明代仕女图中的团扇:彰显女性的病态美,以寄托男性怀才不遇之感

    1、原因


      随着明朝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社会矛盾逐渐缓和,封建经济也开始逐步的发展,并有了一定基础。尤其是明代中期以后,商业蓬勃发展,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手工业和商业城市,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开始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

      发达的经济下,统治者却倡导“禁欲”,加重了对人民思想的思想禁锢。这种“禁欲”思想受到人们的抵制。特别是逐渐壮大起来的市民阶级。上流社会,表现为人们抵制程朱理学的“禁欲”思想,开始追求奢华的物质享乐,及时行乐的思想弥散开来;地主阶级的生活则充满了声色犬马,女色消费普遍,受到大多数人欢迎,导致情色文艺空前繁荣。为了对这种思想进行遏制和纠正。部分画家开始描绘具有德性之美的仕女精神或闺阁之态的仕女图像。

      

    明代仕女图中的团扇:彰显女性的病态美,以寄托男性怀才不遇之感

    2、措施


      在明代发展完善,并运用广泛的团扇就成为了一个教育的重要的工具,并且手持团扇已经成为中国古代女性的一种习惯。于是团扇,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意象出现在明代的仕女画中。用来表现蕴含德性之美的仕女精神或闺阁之态,以达到劝诫他人的目的。

      博览中国古代的仕女画,我们会发现虽然画中女子形态不一,地位不同,但一般都手持团扇。就如明代文徵明笔下所描绘的《湘君湘夫人图》:画中的湘夫人手上拿着团扇,清新脱俗,神态飘逸,脚步轻盈,身形娇柔而不俗媚,气质典雅、娴静她回望着她的湘君,两人的目光里都满是依恋和不舍,尽显离别时的伤感之情,令人感同身受,催人泪下,他们虽然相爱,却仍然恪守礼教,是值得世人学习的。

      

    明代仕女图中的团扇:彰显女性的病态美,以寄托男性怀才不遇之感

    女子手执团扇之所以能表现出她们那种大家闺秀的精神气韵,其实是与团扇的制作工艺和制作流程,以及古代的风俗密切相关。古代制作的团扇极为精巧雅致,古代女子在外也不能随便露出面容,所以团扇的存在就可合理解释。女子既可以将团扇作为饰物拿在手上,也可以用团扇来遮挡面容,这样显山不露水的做法,正迎合了当时的社会风俗。


      总结:

      仕女画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各个时期的社会结构,思想意识和文化心态,都有着自身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生命力,对社会意识形态,对艺术史和文化史的发展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明代,团扇作为仕女画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已成为一种文化意象,通过这一意象的研究,我们了解到明代士大夫阶层审美趣味的演进变迁、特别是明代对女性的审美变化和明代社会的大体情况,以及团扇意象投射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民族内涵与精神。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仕女画中的纨扇意象》 鑫源出版

      2、《团扇工笔画仕女图的演变过程》 盛风——苏扇文化传承

      3、《充满女性华贵之美的仕女画,为什么在明清时出现了“病态为美”?》

      4、《明代仕女画中团扇的意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