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让之(1799-1870)清末著名书画篆刻家。原名廷飏,字熙载,50岁后更字让之、攘之,号让翁、攘翁、晚学居士、晚学生、方竹丈人、言庵、言甫、难进易退学者。
他诸体皆擅,而篆隶功力尤深,特别是他的圆劲流美的小篆为世人所重。在篆法上,吴让之师法邓石如及汉篆法,更因其善于“铁笔写篆”撷取金石精华,故有“气贯长虹、刚劲有力、咄出新意”之态。包世臣对吴让之也有直接影响,他继承了包氏衣钵,恪守师法而自成面目,给人以清澹甜润之感。
此帖为其篆书《吴均帖》,用笔浑融清健,篆法方圆互参,体势展蹙修长,有“吴带当风”之妙。请欣赏。
【释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閡(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嶂(岸)高山,皆生高(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均(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风(峰)息心;经纶世务者,闚(窥)谷忘返。横柯上蔽,在昼由(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晋三六兄先生法家雅鉴即希正捥。仪征吴熙载。
此文时南朝梁代著名文学家吴均以书信形式,创作出的一篇《与朱元思书》。此文仅用一百四十余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美丽风光,被后人称誉为写景的精品美文。
局部放大高清图
▼
-
上一篇: 欧阳询楷书《卜商帖》,放大了看实在高妙!
-
下一篇: 历代碑刻|隋《卢文机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