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元四家”山水画的隐逸风格

来源: 互联网收集【声明】 编辑:小木 发布时间:2022-12-24 267 阅读
  • 举报

    元代由于统治者推行残酷的民族歧视政策,致使大批汉族文人士大夫受到排挤不受重用。一些失意的文人士大夫只能借书画来寄托情感或隐居山林过着自由洒脱的生活。其中最具代表性人物就是被誉为“元四家”的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

    浅析“元四家”山水画的隐逸风格

    苍润浑厚画风的黄公望

    黄公望(1269―1354年)字子久,号大痴道人,江苏常熟人,是“元四家”之首。自幼天资聪颖,多才多艺,青年时博通经史,胸有大志。由于元代取消了科举制度,很难有机会跻身政治舞台。后来曾做过书吏,但因上司张闾贪污一案被牵连入狱,出狱时已年过半百,此难让他深感世事险恶,自知仕途无望,于是便放弃仕途之路过上隐居山林的生活,后来入道教云游苏杭一带,晚年移居浙江富春山中,结交了许多云游的书画家。由于其出色的才华、豪放的性格加之早年的坎坷经历,造就了他隐居山林寄情书画的人生道路。

    浅析“元四家”山水画的隐逸风格

    元 黄公望 天池石壁图 故宫博物院藏

    浅析“元四家”山水画的隐逸风格

    元 黄公望 丹崖玉树图 故宫博物院藏

    浅析“元四家”山水画的隐逸风格

    元 黄公望 九峰雪霁图 故宫博物院藏

    黄公望在绘画上取法荆浩、董源、巨然等人的山水画法,在表现形式上以水墨和浅绛色作画,运用苍润浑厚的笔墨进行创作。他在晚年时艺术水平精湛,其最具代表的作品为《富春山居图》,以苍润浑厚的笔墨描绘了富春山一带的自然风光,画中没有过多的细节描绘,舍弃富春江岸高耸的山峰,着重把握山水整体的效果,以洒脱的笔墨抒写着自身内心世界,展开画卷犹如身临其境,所画景物由近及远,层次感表现得恰到好处,画中树木各具姿态,山峰也各不相同,小桥流水,亭台楼榭点缀其间,使整幅画构图完整统一,别有生气。此外,《溪山雨意图》《天地石壁图》《九峰雪霁图》等作品也都表现出他追求苍润浑厚的画风。

    浅析“元四家”山水画的隐逸风格

    自由洒脱画风的吴镇

    吴镇(1280―1354年)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吴家祖上为官宦之家。宋亡后吴家誓不俸元,因此影响了吴镇的处世态度,淡泊名利,不畏权贵,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吴镇性格怪异,交往之人多为佛道中人,可以说是位真正的隐士。

    浅析“元四家”山水画的隐逸风格

    元 吴镇 渔父图轴

    吴镇的山水画与其他三位一样都师承董源、巨然,但笔法上多以湿墨为主,这与其他三位追求的干笔渴墨截然不同。他精通诗文书画,擅画山水及墨竹,画风清新洒脱,以“笔墨沉郁、气格古朴”著称,喜作渔夫题材画作,以表现自己隐居山林的清苦与孤寂,显示出一种远离世事的心境。其代表作有《芦花寒雁图》《渔夫图》《洞庭渔隐图》等。这些作品都是他自己随感而发的真实写照,渔夫的形象大多模糊不清,带有神秘色彩。他的画中大多题诗,《洞庭渔隐图》中题有“兰棹稳,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名”,体现出渔夫与世无争、不求名利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现出自己淡泊名利,逍遥洒脱的情怀。

    浅析“元四家”山水画的隐逸风格

    吴镇 溪山高隐图

    吴镇擅用湿墨,以水墨为主,用披麻皴法画山,淡墨画石,巧妙地表现江南清秀山水风光,呈现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特点。他继承了董、巨的披麻皴法和平远式构图,在此基础上又加以创造,近处土坡,远处山峦,中为广阔水面,体现元朝文人画家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元四家”中,吴镇的一生都过着隐居的生活,具有清高的气节和隐逸的情怀。


    清幽简逸画风的倪瓒

    倪瓒(1301-1374年)字元镇,号云林,江苏无锡人,其家为江南富豪,很有名望,但他气节清高,不愿入仕。在“元四家”中,他的诗画常表现离世清高的情感,“断送一生棋局里,破除万事酒杯中。清虚事业无人解,听雨移时又移风”是他生平真实的写照。

    浅析“元四家”山水画的隐逸风格

    元 倪瓒 虞山林壑图 水墨纸本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倪瓒清高脱俗的思想使其在绘画中追求简洁清逸的风格,用墨以焦墨和渴墨为主,用笔顿挫有力,通过对江南山水的描绘表现孤寂、平淡的意境,自谓:“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也。”这种追求自娱和逸笔的思想使其成为元代山水画家中追求逸格品质的代表人物。他的山水画多表现太湖一带的山水风光,运用三段式平远构图法,近处稀疏枯树,远处山峦起伏,中间大片湖水,看似简单其意境深远,突出表现幽静孤寂之感。他提倡平淡高雅的画风,常以书法入笔,注重笔墨情趣,在画法上常以枯笔淡墨作画,多表现萧条凄凉的秋景。其笔墨简淡,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在元代绘画中独具特色。代表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虞山林壑图》等。

    浅析“元四家”山水画的隐逸风格

    元 倪瓒 松亭山色图

    倪瓒一生追求平淡疏简清逸的风格,对后世山水画画家影响深远,清朝画家王原祁曾说:“云林纤尘不杂,平易中有矜贵,简略中有精彩,又在章法笔墨之外,为四家第一逸品。”倪瓒的逸气风格是他人生感悟和审美追求的体现。

    浅析“元四家”山水画的隐逸风格

    画风繁密雅逸的王蒙

    王蒙(?―1385)字叔明,号黄鹤山樵,湖州人,在“元四家”中最为显贵,是赵孟頫的外孙。其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年轻时就才华出众,元末曾做过小官,明初任泰安州知州,因受案被牵连,死在狱中。

    浅析“元四家”山水画的隐逸风格

    夏山高隐图 故宫博物院藏

    王蒙由于其独特的家庭背景,既能诗文又擅书法,他的山水画在画法上受董源、巨然派的影响又加以融合,形成独特的解索皴、牛毛皴,表现艺术风格上章法繁密,用墨厚重,呈现出郁郁葱葱之貌,且层次变化丰富。他创造了“密体繁笔”画风,这与其他三位的疏体截然不同。他的笔墨从繁密之中寻求疏松,在密密叠叠中透露出错落有致的空白,用笔有粗有细,在整体上要求繁笔,在局部上要求简笔,其构图饱满,层次丰富。代表作品有《青卞隐居图》《夏日山居图》《太白山图》《夏山高隐图》等。其中,《青卞隐居图》最为出色,此画在布局上近景为松树,远景为高耸的山峰,树林与山峦相融合,从山底到山顶,呈现出苍郁繁密的景象,表现出了山之雄伟,枝繁叶茂的气势,层层加深的用墨技法,干湿浓淡相结合的用笔,突出山的层叠;解索、牛毛皴的运用表现出了江南山水深远幽静的特点;农舍及飞瀑的点缀,在突出江南景色之外,更是表达了画家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王蒙一生所追求的繁密绘画方式,在中国画中极具代表性,为中国山水画的丰富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浅析“元四家”山水画的隐逸风格

    葛稚川移居图 故宫博物院藏

    结语

    “元四家”由于共同的人生境遇,通过对山水的描绘抒发自身情感,且都追求高逸清纯的画风,但又各具特点,黄公望画苍润浑厚,具有超脱世俗的思想;吴镇画自由洒脱,追求不问世事享受寂寞的态度;倪瓒画清幽简逸,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王蒙画繁密雅逸,透露出恬然自得、高古清逸的品格。他们在长期的绘画中,通过对山林的描绘运用笔墨表达淡泊、孤寂、隐逸的情怀,他们所推崇的“写胸中逸气”的逸格思想对元明清文人画的发展有重要影响。